查看原文
其他

重男轻女、婆媳恶斗的农村原生家庭,种下我抑郁病根 || 渡过青春号

渡过 2022-06-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渡过青春号 Author 渡过青少年作者




【疾病故事栏目の改版策划】


疾病故事栏目改版啦!!细化征稿要求,解决无从下笔的难题!

【生病以来,你印象最深刻的1到2件事情】

要求:

1.   真实

2.   集中叙写自己印象深刻的1到2件事情

3.   3000字以内

 

试试把【疾病故事】栏目当做自己某天写下的一篇日记吧!



想要问我什么得了精神性抑郁,我想慢慢讲给你听。 

“我一直被自己蒙在鼓里,自以为是”


重男轻女的思想对我来说非常可怕。
 
恰好我的大姨生有四个孩子,除了我排行第四的表哥外,无一例外都是女孩子。我暂时不能理解大姨非要一个男孩子的用意,就在小时候的耳濡目染中隐隐不安。
 
衣服,从来不用表哥洗。
饭菜,从来不用表哥做。
碗筷,也都是三个表姐包办。
 
表哥除了可以得到额外多的零花钱买零食,还拥有使用电脑的权利。准确地说,那台电脑是为了表哥才买的,而表姐们在这是“演戏走过场”的份。
 
而这些都不算什么。每年小时候,也只有表哥有新衣服,新鞋子。对于身处农村的一大家子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偏爱。
 
我的抑郁症倾向大概在那是已经埋下了种子。
 
后来大姨一家在城里买了房,刚好在我们家附近。不知道是谁说的,我的潜意识告诉我:“重男轻女现象已经令人发指了,这房子八成是留给表哥的!”
 
我不知为何就觉得这消息已经得到证实,其实现实并不是这样的。甚至我在前些日子才被“带回正轨”——我认为我的大表姐因为省钱没有去读高中,其实她是读过的。
 
这就是我的自以为是,蒙在鼓里——我一直以为:“谁叫我不是个男孩,如果是的话,事情就会不一样了。”
 

 

“原来我如此在意这些伤害和失去”


奶奶和妈妈的关系一直很不好,后来甚至发展成了敌对关系。妈妈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辱骂奶奶“贱骨头。”
 
这种恨和这句话刀刀刻心。
 
奶奶的衣食住行被迫和我们分开,甚至老了还要去找工作做。而奶奶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回击,最明显的是关房门声音超大,导致门角的瓷砖早已爆裂。
 
奶奶毕竟是老人,有什么不能好好说说吗?当这些发生的时候,我的爸爸软弱无力,他甚至不去制止这些情况的发生,还反过来说:“都是误会,讲清楚就没事了……”
 
碍于初中文化水平和农村人的思维,爸爸其实根本没有能力去改善这种糟糕的情况。我也怨恨过爸爸,他和妈妈也经常吵架。
 
其实,又有什么好讲的呢?
 
事情的缘故不就是妈妈用了奶奶从农村带回来的喜盆洗菜,奶奶不同意罢了。
 
不就是妈妈将下雨时抱着我去奶奶房间关窗户而摔痛头部的怨恨揉进心里(妈妈认为都是因为奶奶故意不关窗户)。妈妈为了省钱,没有去看医生,摔伤得很严重,导致头经常痛(虽然的确有时存在头痛情况)。
 
……
 
而我的抑郁症倾向,大概就是在这些无休止的争吵中被放大的。
 
我的爷爷死的早,在我几个月大的时候就死掉了。我问姐姐我是不是灾星,那时候我才十岁。
 
我姐姐说不是,但我汹涌着眼泪说”是“。
 
原来,我小时候就已经很在意这些了。如此在意这些伤害和失去。
 


“你真的不够好,你真的后知后觉。”


小学一二年级是一个很轻松的阶段,我那时候风光无限,语文和数学老师分头叫我当课代表。
 
在当过一段时间语文课代表后,老师认为我不合适,因为收作业记名字那些工作我做得还不够好,另一位女孩秀做得很好。就这样,我被撤职。
 
我认为,这是因为秀有一个聪明的母亲教她。值得对比三四年级的是,我的母亲完全不能辅导我。
 
秀的成绩和我有了高低的距离,我又隐隐地觉得我跟秀并无不同,只要我努力就可以拿到好成绩。但到了六年级,当“贵族”初中招生考试成绩发下,我才真正清楚地发现,那些都是我的自以为是——秀顺利考进名校,而我坠落底谷。
 
秀在补习的时候我在干嘛?我花费的努力其实不堪一击。我家根本没有这个经济实力和对教育的“先知先觉”。
 
秀还是个大团体的“头”,她有好多小伙伴,而我小学没有什么朋友。
 
一年级,我成绩好,一抓一大把的人跟我玩。在众多小团体中,我独独选择了女孩希一起玩。
 
希有兔唇,但我不在乎。体育课上我们一起玩捉迷藏,虽然两个人玩捉迷藏时我也会闪过一丝孤独,但我们很快乐。
 
我跟希的关系一直很好,可是后来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分道扬镳。
 
希在六年级毕业给我的信中说:“那时候秀比你活泼,我跟你玩得很高兴,但是我跟秀玩得更高兴一些……我那时候整整一个暑假都在生病,做手术……”
 
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很想哭,但是我没有哭,好像吃了很多酸柠檬。我只知道我永远不能释怀了,她是我唯一的朋友,唯一的那么重要,甚至导致我后来近乎没有朋友。
 
我没有恨她,我怎么能恨她呢?我只是把信撕碎,放在她连同信送给我的罐子里。
 
我在等待时间尘封什么。
 


“那么请释怀吧”


我发病的时间是2019年,距离我的生日八月大概还有一个多月。
 
那时我是一名初中生,朋友不多,沉默寡言;学习一直很不顺利,我不属于那种很聪明的孩子;家庭关系一直很不好,我觉得我的心无处可安放。

我的幻觉让我在考试的时候对校长说我妈妈要挖我姐姐的肠子,这足以看到我对母亲的恐惧。

这次爆发的大部分压力源于我撒的一个谎:我的眼镜不是家长配的,是我自己配的;在姐姐面前被问起时,我说眼镜不是我的,是我同学的。
 
还有一层原因,我很早就出现幻听:我听到我同学辱骂我,侮辱我,我还不能怎样……最后终于爆发了。

我确诊精神性抑郁,这才发现自己原来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睡不着觉,经常头疼,感觉到血液在身体,脑袋里流动……
 
我爸妈和我姐说,无论如何都要把我治好,我的同学对我的情况表示理解,我的老师一直都很在乎我,还送来牛奶。
 
其实,尽管情况很糟糕,但大家对我都是有爱的。

 
可我的病在2020年10月左右复发,我休学了。休学的过程很痛苦,我一直不想休学,不想放弃和我三年未见的那个男孩同级的机会。
 
但人总是要释怀的,我隐约在之前就释怀了。还有一句话:“请相信我们会重逢的,在同一片蓝天底下。”
 

那么请释怀吧。我最近也在慢慢释怀,重新寻找关于世界的答案与爱。


相关阅读:
我躲过了催婚,却没有躲过抑郁
此心光明——我如何走出双相
看病遇到好的医生,我真的很幸运 || 渡过
“现实版樊胜美”:被吸血原生家庭吞噬的年轻人
五岁那年,我走上窗台,忍住了没有跳
无边丝雨中,我梦回童年……




今日作者

娟子
18岁,来自广东江门
默默成长的小南瓜

本期文末互动:你有没有放下过一件曾经难以释怀的事情?(点击上面图标后跳转原文参与)




【征稿】真实疾病故事:


【生病以来,你印象最深刻的1到2件事情】

讲述自己或朋友的真实故事。与疾病相关,话题不限,可以是生病经历、对疾病的思考、康复经验、对人生的思考、对疾病相关的社会现实的思考......相信最真实的,也最有力量。


长期征稿,选用后有稿费+打赏。


征稿要求:

1)真实。

2)集中叙写自己印象深刻的1到2件事情

3)3000字以内。特殊情况可加长,考虑连载。

4)提交word文档。文章下方附上名字(不必真实),一个自己的头像(不必真实),年龄,城市,简短的自我介绍,微信号(用于打款)。


投稿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上传word文档。建议用电脑打开哦。


版权说明:渡过有权将投稿作品在公众号等平台作为原创作品进行编辑、发布、使用,如果提交的作品本身出现侵权(版权、肖像权和隐私权等),由投稿者承担责任。提交作品视为已经了解并同意本声明。



【投稿需知】


投稿文字需为投稿者原创,在渡过青春号平台上首发。未在自己的媒体账号上发表,未经本账号同意不得授权第三方平台发布。


投稿一经选用,保留作者署名权,内容知识产权归作者与本平台共同所有。


谢绝抄袭、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违者自负,所产生后果与平台无关。如被证实存在抄袭行为,撤稿并退还稿费打赏。






加入我们吧
(关注青春号)

(加渡过客服,进入青少年工作成长计划大群)

编辑/钰婷
图片/Unsplash、一言

排版/子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